看似小小的厕所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旅游、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事关居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九龙坡区西彭镇在改厕工作上的变化,也带动了居民文明的改变,按照西彭镇党委书记李锡智的话说,环境的改变,让居民的精气神“杠杠”的。
西彭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5%
西彭镇是人口15万人的特大镇,幅员面积87.5平方公里,其中农村面积60多平方公里。为了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该镇于2009-2011年连续三年实施并完成了农村改厕工作,在全镇28个村居中的24个村建成了三格式无害化厕所4000户,其中2009年完成1000户,2010年完成2000户,2011年完成1000户。可以说,几乎把西彭镇农村农户的厕所改了个遍。
真武宫村是西彭镇的一个缩影,该村将“厕所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去年五六月间,新建了3个星级旅游公厕,并先后完成了全村农村无公害厕所改造约400余户。
12月22日,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慕名来到真武宫村,在真元路口附近的葡萄园、果园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农家游的好去处,周末人流量比较多,如厕难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真元路口旁边,一座整洁漂亮的公厕出现在路边,方圆50米内没有看到垃圾,厕所内蹲位、地面看不见一点泥泞污物,而且没有异味。管理员孟世端今年60岁,是真武宫村1社的贫困户,村里安排他来当管理员,每个月还有800元收入。老孟是个单身汉,就住在管理房里,每天把这个星级厕所打扫得光亮清洁。
“橙里城外”是真武宫村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这里的星级公厕管理员方春相说:“有时一来就是两大车人,上厕所的人多,就得随时打扫,随时来看渣渣灰灰都看不到。”
据西彭镇工作人员介绍,每个星级公厕都有一名管理员,村里干部每天都要定时、不定时到公厕巡查,要求做到公厕地面净,蹲位净,排粪口净,窨井口净,尿槽净,门窗净,环境净;无积污,无蝇蛆,无溢流,无乱堆乱放,无破损设施,无明显臭味。
西彭镇以真武宫村为示范,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厕所革命”。自2016年以来,该镇新建、改建公厕16个,年内还有2个公厕即将建成投用,同时新建垃圾房48个,并投入环卫设施设备2000多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5%,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实现污水连片整治
今年西彭镇先后新建或改建生活污水下排管网37公里,部分临近城区的几个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了市政管网,其他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也通过无害化厕所改造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对于各家各户的农村厕所污水怎么处理?西彭镇主要通过修建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在真武宫村看到,农户家里厕所污水都流进了屋后的三个密闭的池子里,三个格子的粪水依次沉淀发酵溢出,最后经处理过的粪水接入污水管网。
真武宫村支书孟长春介绍,村里今年6月已经完成了污水管网组网,其中主干管网长4.83公里,支管网长11.9公里,在保障了农户用肥需要的前提下,所有公厕和农户的厕所污水经过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都溢入了排污管网,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
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乡间小路看不见垃圾
记者在真武宫村看到,不仅每家厕所粪水处理得当,而且乡间小路上根本看不到半点垃圾。人行便道纵横交、通行方便,路边排水沟也用水泥砌成,沟里看不到垃圾,取而代之的是规范的垃圾收集点。
记者现场了解到,该村里核心区域内8个院落新建了15个垃圾收集点。农户每天早晨将垃圾袋装,送到垃圾收集站,镇里的垃圾压缩车则每天前来清运。村里每月要评选清洁户,每季度评选最美院落,村民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今年,西彭镇所有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部实现服务外包,还配套新建标准化农村垃圾房48座,日清运农村生活垃圾15多吨。上半年通过两个月的攻坚,清除农村几十年的老垃圾700多吨,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此外,还对300余户农房外立面进行综合改造,对13个农村院落进行整治,乡村环境宜人,房屋特点鲜明,文艺气息较为浓厚,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返乡建起了“小洋房”,房子都好租了。
明年西彭镇将对31个农民新村的化粪池进行综合治理
今年西彭镇在二环高速路以外的对长安、元通等9个村进行生活污水集中连片整治基础上,又实施了二环高速路以内的元明、长石、响堂等15个村的环境进行集中治理,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覆盖。
据西彭镇党委书记李锡介绍,明年该镇将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将全面排查整治漏改的农村家庭厕所,稳妥推进已改厕所的无害化更新改造;推进农村院落环境整治,对31个农民新村的化粪池进行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其生活污水集中处治问题;计划在村民比较集中的区域,结合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布局,再规划新建一批农村公厕,目前已启动元明村、长石村的2所公厕改造,正在合心村、马鞍村、泥壁村等3个村选址新建公厕。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 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