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唐僧一行人来到万寿山五庄观,观里有一棵灵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以成熟,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当然,这是经过神话渲染的。
在种植业如此发达的今天,食物的时令已经显得不那么明显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能买到想吃的食材,唯有一种,需要耐得住一整年的等待,才得以尝的到,每个济南人都熟悉的一种食物——“无事忙”。
[pagebreak]“无事忙”,老济南人一般会读作wǔshìmáng,是杨树的花,有着像毛毛虫一样的外形,不了解它的人会觉得有点儿可怕,了解它的人才明白这一年一回的美味,都多珍贵。
并不是所有的杨树花都能吃,只有有着深褐色树皮的野杨树结出花,才能食用。每年三月份,春天的小暖风一吹,一夜间杨树的花就开了,红色或是淡绿色的“无事忙”落满地,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拿着塑料袋,起个大早去捡上一些带回家,摘掉花蒂,用水浸泡清洗干净,或剁成馅儿做成蒸包,或是直接拿热水焯熟拌凉菜。
“无事忙”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短暂的成长经历,不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成熟落地了,没有受到污染,算得上是绿色食品了。
[pagebreak]捡回家的“无事忙”,要一个个的先把顶端的花蒂去掉,用凉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清洗干净,用手捞起挤去水分,攥成球状,就算处理好了。吃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包大包子:可以直接拌上点肉馅,加入调料以后直接包,也可以加点韭菜、鸡蛋、虾仁等提味,调匀做馅。
当然,只用肉和“无事忙”包成的包子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它独特的味道,蒸熟以后趁热咬上一口,齿颊留香,那种独特的味道和口感,是其他任何一种食材都无法替代的。还有一种吃法,将“无事忙”拌上面糊煎成咸味饼,吃起来也很美味。
[pagebreak]“无事忙”特指杨花,大概始自明清。曹寅《楝亭集•卷五•南辕杂诗》第12首,诗曰“林间系马集归鸦,屋上炊烟指歇家。随处风光期好语,奚儿争拾白杨花。”其中“白杨花”后注道:“滕人呼白杨花为无事忙。”滕,即今我省滕州一带。
清康熙时褚人获《坚瓠集》戊集卷二“十忙”条的最后一条就是“无事忙”,记曰:“金陵有十忙:祝石林写字忙,何雪渔图书忙,魏考叔画画忙,汪尧卿代作忙,雪浪出家忙,马湘兰老妓忙,孟小儿行医忙,顾春桥合香忙,陆成叔讨债忙,程彦之无事忙。”
《红楼梦》第37回,写贾家众姊妹于秋爽斋结海棠诗社,各自都起了一个“美”号,如李纨自称“稻香老农”,探春自取“秋爽居士”,别人又送她一个“蕉下客”,黛玉是“潇湘妃子”,宝姑娘是“蘅芜君”。多情的怡红公子本有号“绛洞花主”,此时也凑趣让别人替他“想一个”。这时,平时对宝兄弟了解深透的宝姑娘脱口而出:“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得很。”王伯沆批点至此回,在引用了“金陵十忙”的典故后也注道:“杨花一名无事忙……”
[pagebreak]“无事忙”的一生很短,济南的春天也很短。杨花落后,绿叶绽露,春姑娘就踮着脚尖轻轻盈盈地过去了。故旧时有济南民谣唱道:“无事忙,无事忙,掉下来,哭一场。”
济南的野杨树逐渐被其他杨树所替代,能找到结“无事忙”的树越发的不容易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这种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一年摘“无事忙”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明年这时候如果有幸遇到,不要辜负它的美味。(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