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股市继续大幅下挫,救市大军也从两桶油扩散到上证50标的股,但没被护盘的创业板类题材股依然在下跌通道中穿行。截至收盘,四大指数全部收绿。不仅两市逾1700股跌停,史上最大停牌潮也一同袭来,截至昨晚,近千家上市公司停牌。
现在投资者见面打招呼都是:“你的票停牌了吗?”对于停牌原因,上市公司多解释为筹划重大事项、非公开发行事项等。
数量:千家停牌创纪录
记者梳理了一下公告发现,7月6日一天,A股就有239家公司发公告停牌。昨天一早,又有70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午间包括格力地产、网宿科技、华宇软件等在内的23家公司也表示要停牌。而昨晚更是出现了一大波停牌公告。
加上前期已经停牌的公司,沪深两市累计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停牌,占上市公司总量的35%,其中多数为创业板和中小板。这一数量已创下A股史上停牌纪录。有网友调侃:“千股涨停偶尔见,千股跌停天天见,千股停牌马上见。”
理由:多为筹划重大事项
对于停牌原因,综合来看,除部分公司明确了停牌缘由外,大部分公司的停牌理由以“筹划重大事项”为主。据统计,7月7日宣布停牌的公司中,50%以上停牌原因为“重大事项未公告”,近40%为“临时停牌”,另有5%左右公司停牌原因显示为“未披露交易异常波动”。相比之下,昨晚公告停牌的首开股份就明确写出“正在筹划重大对外投资事项”;德奥通航称停牌系因拟收购通用航空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与停牌可以避险相比,目前市况下复牌的风险就大了许多。此前,在A股市场人气旺的时候,上市公司一份定增、重组等复牌公告可以引发公司股票的疯狂上涨。然而,在当前的行情之下,除去一些停牌时间过长、需要补涨的股票外,发布诸如定增之类的复牌公告后,大多上市公司会出现股票暴跌的情形。所以,在目前的停牌大军中,有一部分已到复牌时间的公司提出了延期复牌,如华灿光电、凯撒股份、国机汽车等。
在众多的停牌原因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向市场传递了“正能量”。昨天,包括嘉麟杰、万盛股份在内的多家公司公告了员工持股计划。
后续:复牌前要想好对策
面对停牌股激增,市场人士戏称:“大家都停牌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多家公司的停牌是“意料之中”的事。除可能避免股价非理性持续暴跌外,众多上市公司存在借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作为大股东常用的融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前期市场行情火爆的背景下,股权质押在资本市场上愈来愈频繁。但如果股价下跌逼近预警线,将有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为了保护大股东利益,上市公司选择停牌是情理之中的事。另外,部分股票停牌将影响到基金的赎回,倘若基金遭遇赎回,由于部分股票处于停牌,将迫使基金公司卖出其他股票,而停牌类个股则成了避风港。不少投资者就因躲过股价下跌调侃这些公司为“良心公司”。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停牌的上市公司提出的收购、并购方案可能会因为市场下跌而难成行,复牌后也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抛售。所以,停牌期间,投资者要做足功课,在复牌之前就要想好对策。
专家:休市措施需谨慎使用
援军已到,但通过两天救市的效果来看,远未达到市场预期。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等市场人士认为,救市还需国家拿出真金白银,必要时不排除休市的可能。
对此,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表示,从法律层面来讲,如果市场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或不可抗力的因素等,交易所可以采取停牌或休市。因为《证券法》当中有明确规定,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证券交易所采取技术性停牌或者决定临时停市,必须及时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但从目前A股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仅仅靠休市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休市后,市场存在的问题没能彻底解决,反而会加速市场下跌的步伐。因此,根本问题是管理层未来还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拿出更多措施,慢慢恢复市场的信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目前的A股市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政策面都应该迎来大级别的反弹。未来市场的表现还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只要基本面好,市场信心重新恢复,健康慢牛还可以期盼。
策略:短期跟随资金配置大蓝筹
中信证券投资报告显示,未来一个星期,增量资金的偏好将决定市场风格。的确,不少机构资金仍然困在中小盘股,不可能马上撤出并投入蓝筹。但是,那些因为“救市”进入的增量资金才是短期的主要买入力量,短期应该坚决跟着他们走,不必纠结于其他存量资金如何脱身和如何转向的问题。
蓝筹股在本轮调整后有回归价值中枢的动力。经过20%跌幅的调整,现在上证指数市盈率不到20倍,横向与国际比较(包括与H股比较)都已经不贵,均值回归动力增加。只是,原来的“赚钱效应”加速资产入市,现在的“亏钱效应”起的是反作用,提高了风险溢价,降低了价值中枢,放大了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