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网 » 塑料机械 » 注塑机 » 正文

在山东过春节,这些民俗你知道吗?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8  浏览次数:30272
核心提示:1、辞灶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

1、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这一天,家中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称为“扫尘”。“扫尘”意味着把一切陈旧的“晦气”、“穷运”扫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气进门。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居民只保留了“扫尘”的习俗,但是在山东地区的很多乡村,“辞灶”依然是这天隆重而严肃的年事活动。

2、贴春联、贴福 

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早饭后,长辈们开始了包水饺、炸年货的各种准备,小辈们开始四处贴福,吵吵闹闹,贴正了,贴反了,各种欢笑,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包水饺、炸年货 

在山东,包水饺、炸年货是大年三十重要的年事活动,家家户户包水饺、炸年货。早饭后,孩子们开始贴春联,放鞭炮,而家中的女性长辈则开始包水饺,男性长辈则开始炸年货。水饺依据个人口味馅料不同,但“素馅水饺”是每家必备的(原由一会再讲)。“年货”也依据个人喜好有所不同,一般都有炸藕合、炸带鱼、炸五香肉等。其实,我们现在成天大鱼大肉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或许已经不合口味,但是通过这些却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听着妈妈包水饺时聊天的欢笑声,闻着爸爸炸年货时厨房飘出的“香味”,听着孩子们放鞭炮嬉笑打闹的声音,一整年的劳累与压抑,在此刻得到了完全的放松。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包水饺的时候,面要和的多一点,包完水饺一定要剩下一点面,揉成椭圆形,一切为二,象征“大元宝”,寓意来年财源广进。

4、请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请家堂的仪式要在年三十的黄昏举行,彼时先要摆好供桌设好香案,有的还要挂上“家堂轴子”(一种按辈分填有祖先名讳画有庭院及拜年人物的类似中堂的年画),供品则要放鸡鸭鱼肉和点心。这些准备完毕后,要由家中的男性长辈到路口或门前空旷处,燃纸叩首并引领已故亲人回家过年。“家堂”要在家中待到初五。初五晚间,还要“送家堂”。山东人过年请家堂的习俗,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迷信”。它所表现的,实际上是对先祖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

5、放鞭炮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山东,放鞭炮也是有矩可循的,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前、年三十凌晨12点、初一清晨、初五、十五之时。除夕夜、初一晨放鞭炮分别名曰“辞旧”和“迎新”,初五放鞭炮叫“破五”,十五放鞭炮则是“送年”。其中,年三十“团圆饭”前的那一挂鞭炮,必须在全家人团圆的前提下才会放,意思则是在告诉邻居人等:我们家人已团聚,事事大顺,开始“过年”了!如果家中有人未回家,这时是不放鞭炮的。

6、吃水饺

在中华年俗中,水饺向来是除夕年夜饭的重头戏,不管菜再多、再好,年夜饭中水饺必不可少。山东年俗,除夕水饺是有一些特别的讲究的。包水饺时,一定要排满整“盖垫”,中间绝对不留空余,否则,就以为来年会“亏大财”。很多地方的人还喜欢包一枚硬币在其中,据说,吃到这枚硬币的人,来年定会走好运。

7、除夕守岁  

“团圆饭”吃完,一家老少围坐一起,嗑瓜子,聊天,看电视,通宵不眠,此即谓之“守岁”。到“年五更”新旧岁交替时刻,再吃“更岁饺子”。这时候的饺子,对馅料就有了特别要求,一定要吃“素馅饺子”,取新年素素净净之意。而且,这时候吃饺子,每人的碗里一定要剩下几个,寓意来年“年年有余”。吃过更岁饺子,新的一年来临,晚辈们开始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则把“压岁钱”分给孩子们,高兴地接受着晚辈的声声祝福。

8、初一大拜年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除夕夜是自家小辈给长辈拜年,到了初一就是街坊邻居互相拜年,恭贺“新春吉祥”。这一天,所有的人都着新衣,家家户户走访拜年,街道一下热闹了起来,家家欢声笑语不断。山东鲁西南一带还有早起拜年的习俗,一般早上4点钟开始,就陆续有登门拜年的了。

9、初二回娘家

年初二这天,是已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女儿携“姑爷”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爷”一年中充当儿子的角色,但在这一天,是史上身份最为“尊贵”的一天,被称为“贵客”,吃饭喝酒要坐在上首位子上,家中的其他人等全是“陪客”,要轮流给姑爷敬酒。初二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至今流行不衰。

10、破五

正月初五,旧时称为“破五”。这一天家家都要包饺子,俗谓之“捏破五”;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忌说不吉利的话;小孩子们则燃放鞭炮,叫做“送年”。初五晚间,家家户户“送家堂”:供上水饺,跪拜祖先,取下“家堂轴子”,再到街上为祖先送行,这就意味着年节已经过去,各种禁忌均可打破。在山东,这一天是忌“串亲”的。

11、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为观灯是这一天的重要活动,所以又称灯节。元宵节是继春节以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全国性的节日,过了这一天,整个农历年就算过完了。这一天除了“观灯”外,山东很多民间还有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走街串巷,热闹非常。这一天的吃食是除了水饺,还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在山东过春节,这些民俗你知道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dtmuban",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